美股拖累,港股重挫,中概互聯網ETF跌超5%

格隆匯 · 03/10/2023 08:21

3月10日,港股低開低走。截止收盤,恒生指數下跌2.99%,國企指數下跌3.07%,紅籌指數下跌2.54%。此外,恒生科技指數下跌3.99%,創年內新低。

ETF方面,一眾港股跨境ETF紛紛大跌。其中,中概互聯網ETF、中概互聯ETF、全球互聯ETF、恒生互聯網ETF、恒生科技指數ETF等均跌超5%。

消息面上,昨夜美股硅谷銀行暴雷,美股基準KBW銀行指數暴跌8.1%,創下自2020年6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。美國四大銀行——摩根大通、花旗、富國銀行和美國銀行在週四的交易中市值蒸發524億美元。

市場恐慌情緒蔓延,在全球市場出現劇烈波動的時候,港股也會有所反應。今日港股市場低開低走,港股金融板塊普遍下跌,恒生銀行跌超4%,東亞銀行、匯豐控股、大新銀行集團、中原銀行等均跌超3%。

自2月以來,港股持續下跌,恒生科技指數一個多月裏跌幅近18%,也讓這去年末至今的反彈幅度回落至40%左右。然而,資金卻借道ETF不斷抄底港股互聯網科技巨頭。

以恒生科技ETF(513180)為例,在近期港股震盪的過程中該基金再度吸引投資者的“加購”,截至發稿,兩週內份額從278億份增至305億份,距離前期歷史新高僅一步之遙。且值得一提的是,這隻產品上市伊始份額僅有15億份,經過一年多的“吸金”,當前規模已增近20倍。

與此同時,恒生互聯網ETF基金份額上週單週暴增49.88億份。截止至3月9日,該ETF基金份額今年以來累計增加81.20億份,位居全市場ETF份額增長榜首,目前規模高達260.35億元。

目前市場上有多隻中概互聯相關ETF,其中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,規模高達360.30億元。

上述ETF跟蹤的指數各有不同,其中帶有海外”或“全球”二字的指數,其成分股包含了在香港、美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;帶有“恒生”的指數,其成分股僅有香港上市企業;帶有“港股通”的是從港股通範圍內選取成分股;帶有“滬港深”的則選取範圍更大,不僅有港股通,還有滬股通和深股通。

由於指數成分股給予權重比例有差異,因此ETF的彈性有高有低。其中,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50指數集中度最高,前三大重倉股騰訊控股、阿里巴巴-SW和美團-W合計權重高達65.26,遠超其他指數,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偏好進行選擇。

從科技公司上市情況分析認為,恒生科技板塊持續受到資金認可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的稀缺性。“稀缺性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,一是科技概念組合的稀缺性,二是成份股的稀缺性。”

從概念組合來看,A股創業板50側重於新能源,同時兼顧醫藥、芯片、金融科技等板塊;科創板50則更集中於半導體和醫藥領域,整體以高端製造、硬科技為主。而軟科技如互聯網龍頭和雲服務新鋭企業等則大多集中於港股,使得恒生科技指數與A股科技板塊形成差異互補。從成份股來看,恒生科技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僅兩家在A股上市,成份股的稀缺性也較為突出。

國聯證券認為,投資者可能對港股反彈的空間和節奏有所疑慮,我們認為恒指在19000點附近-20000點附近有較強支撐,但指數層面的反彈要立足中期去思考,港股更大級別的趨勢性反彈可能出現在5月前後,原因是:

1.4月份A股和港股的部分1季報業績不確定性可消化完畢;

2.今年國內2季度部分宏觀經濟讀數或因為去年2季度疫情產生的超低基數而很高。

華夏基金表示,未來數年內,看好互聯網平台公司會有很強的阿爾法兑現,實際業績或不斷上修。海外機構的投資配置比例目前仍然處於非常低的水平。整體中國經濟向好的確認才會是外資大幅度加倉的決定性因素,而互聯網行業的業績驗證可能是外資進入的最重要時點,因此3月中下旬是重要的節點。

信達證券對中概股平台經濟龍頭公司2023年的業績和估值修復進程整體仍充滿信心,繼續維持對互聯網行業和龍頭公司的積極推薦。就基本面而言,在防疫政策優化的大背景下,中概互聯板塊上市企業業績復甦動能強勁。中概互聯ETF基金認為驅動股價表現的核心動力即是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,因此站在長期的角度上,現在該板塊仍具有較高的投資性價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