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布式光伏新秀10天涨60%,一起来拆解背后的秘密

格隆匯 · 01/06/2023 12:21

电力板块将热度延续到了今年年初。

消息面上,去年年末广东、江苏两省公布了23年电力市场交易结果。各自的长协电价,参照燃煤基准价±20%的价格区间,基本都是顶格上涨,大幅超过去年水平。

今年光伏上游材料价格预期下降,终端装机需求也有望快速释放。可再生能源发电迎来量价齐升的趋势,被视为绿电运营商受益增厚的信号。

主营业务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芯能科技,近日接连涨停封板,在近10个交易日内涨幅达到了58%,股价强势拉升。

大涨之下,有公司去年整体业绩回暖的表现所支撑。芯能科技作为绿电发电企业中盈利弹性较大的标的,有必要认真拆解分析下它为近期能如此稳的背后逻辑。


01

拐点已至,业绩回暖


芯能科技成立于08年,早期做的是硅片,从13年开始布局分布式光伏业务,承接国家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,并且以自有资金投资建设和运营分布式光伏电站。

但由于2018年之后组件端的激烈竞争令利润空间遭到严重压缩,公司开始将战略重心聚焦在自持电站发电。

业务结构上看,自持式光伏电站投资已经作为公司的战略核心业务延续至今,2022H1这块儿营收占比达到了82.6%。

除了自持发电和组件业务,公司围绕“开发-EPC-运维”建立起完整的分布式电站投资服务模式。就是由电站投资方提供资金和屋顶资源,公司负责工程施工交付,以及并网后的运维服务。并且还在业主产业园区及网点投资、铺设直流充电桩,为企业员工提供充电服务并收取服务费。

至此,作为主营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运营商,公司业绩的波动就很大程度受电价和发电量变化影响。

18年以后光伏平价上网趋势加快,标杆电价不断下降,特别是分布式光伏电价几乎触底,同时导致装机需求的下滑。工商业及户用光伏补贴先后经过5次退坡,21年后正式结束。18-21年,发电业务的毛利率从69.4%下滑至60.22%。

尽管度电收入受电价影响下滑,公司自持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仍然保持着平均30%的增速,加上发电成本的下降,公司收入和利润在19年短暂受创后逐渐恢复。

2021年是公司业绩和估值的分水岭,公司的股价表现中也反映了这一点。2021年下半年起,全国大部分省份陆续出台分时电价政策,大工业电价上调。而公司自持电站多分布在浙江、江苏、福建、江西、安徽、广东等经济发达区域,电价上调得更为明显。

2022年公司迎来了量价齐升,H1光伏发电度电收入增长了22%,发电量也提升了15.5%。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.19亿元,同比增长50.26%;实现归母净利润1.61亿元,同比增长68.72%。


02

盈利空间打开,屋顶资源集中


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一般分为“全额上网”和“自发自用,余电上网”两种模式,芯能科技自持的电站都是工商业光伏一类,按照后一种模式运行。

公司和屋顶资源业主(一般也为用电企业方)签订大约20-25年的能源管理合同,在电站建成并且投运,发电电量优先给企业使用,也就是“自发自用”。

然后在收费上会给予屋顶资源主一定的电价折扣,如果还有余电剩下来,那么这些剩电就会并入电网,即“余电上网”。

这种商业模式最主要的看点在盈利模式上,受益于电价市场化改革,最关键的电量和电价均有上升的空间,因为以后或许不会再有便宜的电了。

在“自发自用,余电上网”模式下,电费收入=屋顶资源业主自用电量× 大工业电价×折扣+余电上网电量×脱硫煤标杆电价。

咱们继续往下拆解一下,首先大工业电价是用户侧用电价格,根据市场化竞争确定。去年随着电价市场化程度逐步提升,且煤炭价格高企,发电成本上涨,电价上涨幅度很可观。

公司有90%的自持电站位于浙江省,21年省内自持工商业光伏规模(550MW)领先于正泰电器(533MW)、晶科科技(167MW)。去年10月省内1-10千伏电压等级的大工业用电尖峰、高峰、谷段三个时间段的用电价格比21年上涨了约18%。

余额上网这块儿呢,又参考当地脱硫燃煤价,直接受益于燃煤电价上浮20%空间的利好。这使得公司无论是自用还是余额上网,电价均有上涨的空间。自发自用电价普遍要高于余额上网电价,并且公司自用比例高达78%左右,价增逻辑意味着未来新增电站的投资回报率空间进一步打开。

跟集中式电站对比,价格优势更加明显。

19年4月,发改委发布了《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明确了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的上网电价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确定,但是不能超过所在资源区的指导价。20年三类资源区的指导价不高于0.5元/kwh。

虽然发电量肯定不及大型集中电站,但单位度电收入跟几大发电企业相比具备竞争力。公司去年上半年发电度电收入达到了0.79元,未来随着公司业务版图扩张,以及电价上涨,度电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
其次,还要看优质资源获取能力。分布式光伏业务建立在轻资产运作的模式上,电量自发自用的情况下,收入的天花板取决于屋顶业主的用电需求和生产经营的稳定性。

愈是用电大户,为了保证用电稳定性,对于屋顶光伏电站开发,发电效率,使用寿命,以及后期运维的响应速度要求越高,更何况合同长达20年以上,因而并不存在所谓的零进入门槛。过往项目案例和客户资源,是公司得以扩大规模的优势。

公司业务版图扩张的战略思路,是立足浙江省,面向江苏、广东、安徽等地辐射,这几个都是分布式装机大省,工业电价有较强的需求支撑。公司与老客户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,企业客户到省外扩产时便跟着把业务发展过去,顺便开拓新客户。

截至目前,公司累计获取屋顶资源超1000万㎡,涉及工业企业861家,年发电能力超10亿度,客户群中有着像哇哈哈、中国巨石、立讯精密、敏实集团、珀莱雅等海内外优质企业。

由于发电业务是按月收电费,基本上不存在提前占款的问题,尽管屋顶资源业主经营困难的风险客观存在,好在工商业光伏发电规模小而分散,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能够保持一个正向的状态。


03

行业视角:长期空间、竞争和持续性


近两年在政策支持下,由于分布式光伏比地面电站更好地承接上游涨价压力,装机比重在持续上升,去年H1达到63.6%。结构上,工商业光伏装了10.74GW,户用光伏装了8.91GW。区域上,上半年浙江省以2.69GW成为工商业光伏装机量最多的省份。

《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》中即提出,新建工业园区、新增大型公共建筑分布式光伏安装率要达到50%以上。国家能源局发布的“整县推进”方案里,要求党政机关、公共建筑屋顶、工商业厂房以及居民屋顶的光伏安装比例分别不低于50%,40%,30%,20%。

分布式光伏的长期发展空间毋庸置疑,但不同场景的用电方式也存在差异,如渔光互补,农光互补,自用比例较低,基本等同于“全额上网”,从电价上浮的空间上看,公司所占的工商业光伏是一条更赚钱的赛道。

不过在规模竞争上,目前仍未与其他企业拉开明显差距。在分布式光伏装机上,正泰电器旗下正泰安能装了约9GW的户用光伏,晶科科技装了0.96GW;京运通0.61GW,南网能源0.14GW,信义光能0.23GW。

至于业绩的持续性,除了看电价,还依托于装机量的提升,再到发电量的稳定增长。

截至去年H1,公司累计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容量大约662MW,另有在建、待建和拟签订合同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约167MW。目前团队规模每年可新开发20-30万千瓦规模的项目。

并且,提高装机容量,仍需打破地域限制,增加省外优质的客户资源。21年公司将近90%的收入来自浙江省内,电力自发自用比例达到77.9%。除了省内,60%的装机量位于江苏省。发电量的增长基本靠这两个省份支撑。

虽然收款风险较小,但近几年公司发电量却没能看到理想的加速。分散化的地域布局能够有效对冲单一地区发电需求不足带来的风险。江苏、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,工业电价高、用电量大,公司应该积极往外开拓更多的优质的屋顶资源。

随着运营规模提升,公司能够为业主资源提供更多的用能服务,带来新的盈利模式,如充电桩,工商业储能、虚拟电厂等,以峰谷价差套利的形式为用户供电,提高用电效能。


04

尾声


总的来说,作为专注工商业光伏的发电运营商,又是轻资产运营模式,缺少补贴等应收占款问题困扰,公司在A股市场里具备一定稀缺性,估值水平要高于家底较厚的传统发电企业。

依托较好的盈利模式和赛道成长空间,对于公司长期增长的判断,应该更关注这些变化:1)电价上调,自持光伏电站投资收益率提高;2)组件价格下滑,终端装机需求加快;3)业务版图扩张,提高省外装机占比;4)企业用电需求恢复,发电量提升。(全文完)